**核心論點:透過「解耦客戶價值鏈」實現數位顛覆與新創成功**
影片主講人 Thales Teixeira 教授(曾任教於哈佛商學院,現於加州大學任職)的核心論點是,許多成功的數位新創公司(如 Facebook 、 Airbnb 、 Uber 等),儘管身處不同行業,但其快速成長和對市場的顛覆,背後往往遵循著一個共通的、可被理解和設計的模式,他稱之為**「解耦客戶價值鏈」(Decoupling Customer Value Chain)**。他認為,數位顛覆並非全然的偶然或僅憑直覺,而是可以透過系統性的分析和策略規劃來實現的。理解並應用這個框架,將比單純依賴直覺更能提高新創成功的機率。
**第一章:解耦客戶價值鏈 (Decoupling Customer Value Chain)**
1. **客戶價值鏈 (Customer Value Chain, CVC) 的定義:**
* CVC 指的是客戶為了「獲取」、「使用」及「處置」某項商品或服務所必須經歷的一系列連續活動。
* 例如,傳統上搭乘計程車的 CVC 可能包含:走到街上 -> 尋找並攔截計程車(或打電話叫車)-> 等待計程車到達 -> 告知司機目的地 -> 搭乘 -> 到達目的地 -> 付款 -> 下車。
* 又例如,開設銀行支票帳戶的 CVC 可能包含:研究比較不同銀行 -> 前往分行 -> 填寫申請表格 -> 提供身份證明文件 -> 等待審核 -> 領取支票簿和帳戶資料 -> 開始使用。
2. **解耦 (Decoupling) 的概念:**
* 解耦是指新創公司(通常是數位化的)識別出傳統 CVC 中某個或某些特定的環節,並將其從原本緊密捆綁的鏈條中「打破」或「分離」出來,專注於優化或取代這個特定環節,從而顛覆既有市場格局的過程。
* 這些被解耦的環節,往往是傳統模式下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耗時費力,或是讓客戶感到最不滿意的部分。
3. **Uber 作為解耦的經典案例:**
* Teixeira 教授以 Uber 為例說明解耦。在 Uber 出現之前,計程車市場存在「供需媒合」的痛點:乘客難以快速找到附近的空車,司機也難以高效找到乘客。
* Uber 意識到市場上其實有足夠的司機和車輛,問題在於「媒合效率」。
* Uber 所做的「解耦」,就是將 CVC 中的「尋找與媒合」環節(傳統上需要上街攔車或電話調度)分離出來,透過手機 App 提供了一個更高效、更便捷、更透明的媒合平台。它並沒有自己擁有車輛或直接僱用司機(至少初期是這樣),而是專注於解決 CVC 中的這個「薄弱環節」。
* 透過優化這個環節,Uber 成功地從傳統計程車公司手中「竊取」了客戶。
**第二章:三種解耦類型 (3 Types of Decoupling)**
Teixeira 教授進一步將 CVC 中的活動分為三種類型,並對應提出三種解耦策略:
1. **價值創造活動 (Value Creating Activities – VC):** 這些是客戶真正想要或享受的活動,是他們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核心目的。例如,玩電子遊戲本身。
* **解耦 VC 活動:** 指的是新創公司創造或分離出一種新的、獨立的價值創造活動。
* **例子 (遊戲產業):** Twitch 。它將「觀看他人玩遊戲」這個活動(對某些用戶來說是一種新的 VC 活動)從「自己玩遊戲」中分離出來。用戶可以在不親自玩遊戲的情況下,享受觀看高手直播或賽事的樂趣。
2. **價值侵蝕活動 (Value Eroding Activities – VE):** 這些是客戶為了獲得最終價值而不得不做、但本身並不喜歡甚至感到麻煩的活動。通常伴隨著時間、金錢或精力的耗費。例如,過去需要去實體店排隊購買遊戲光碟。
* **解耦 VE 活動:** 指的是新創公司利用技術消除或極大簡化這些令人不快的環節。
* **例子 (遊戲產業):** Steam 平台。它讓玩家可以直接在線購買並下載遊戲,省去了去實體店購買的麻煩,移除了這個 VE 環節。
3. **價值獲取活動 (Value Capturing Activities – VCa):** 這些是企業從客戶那裡收取費用的環節。例如,購買遊戲的付款行為。
* **解耦 VCa 活動:** 指的是新創公司將付費環節與核心價值創造環節分離,或者改變收費方式。
* **例子 (遊戲產業):** 免費增值 (Freemium) 模式,如 Fortnite 。玩家可以免費下載並玩遊戲(解耦了初始付費 VCa 環節),但遊戲公司透過銷售虛擬物品(如皮膚、道具)等方式來獲取價值。
**重要觀點:** 雖然解耦 VC 活動(如 Twitch)在投資者眼中可能估值潛力最高,但解耦 VE(如 Steam)和 VCa(如 Fortnite)同樣能創造巨大的商業成功。然而,僅僅實現解耦並不保證盈利,新創公司還必須找到自己的價值獲取方式(即有效的商業模式)。
**第三章:竊取客戶的五個步驟 (5 Steps to Steal Customers)**
Teixeira 教授提出了成功實現解耦並從既有業者手中「竊取」客戶的五個步驟:
1. **描繪客戶價值鏈 (Map out CVC):** 深入理解目標客戶在獲取、使用、處置特定產品或服務時所經歷的所有步驟。
* **例子:** PillPack(後被亞馬遜收購的線上藥局)分析了慢性病患者獲取和服用多種藥物的 CVC:看醫生 -> 做檢查 -> 拿到處方 -> 去藥局排隊 -> 付款取藥 -> 回家後每天按時按量整理、分類多種藥物 -> 服藥 -> 監測效果/複診。
2. **分類 CVC 活動 (Classify Activities):** 將 CVC 中的每個步驟歸類為 VC 、 VCa 或 VE 活動。
* **例子 (PillPack):** 服藥本身是 VC(為了健康),付藥費是 VCa,而去醫院、去藥局、尤其是每天整理多種藥丸等環節,對許多患者(特別是老年人)來說是 VE 活動。
3. **識別薄弱環節 (Identify The Weak Link):** 找出 CVC 中客戶最不滿意、最痛苦的環節,通常是成本高(金錢、時間、精力)的 VE 活動。
* **例子 (PillPack):** 對於需要服用多種藥物的患者,每天記憶、分類、整理藥物是一個非常費力且容易出錯的「薄弱環節」。
4. **打破 CVC/竊取活動 (Break Apart CVC / Steal Activity):** 設計解決方案,專門針對這個薄弱環節進行優化或取代,將其從原有鏈條中分離出來。
* **例子 (PillPack):** PillPack 讓醫生直接將處方發給他們,PillPack 負責與保險公司溝通、採購藥品,並最關鍵地,將患者每天需要服用的所有藥物,按時間分裝進獨立的小袋,標註日期和時間,然後整卷寄給客戶。客戶只需每天按時撕下一袋服用即可,極大簡化了整理藥物的 VE 環節。
5. **理解並預先應對既有業者的反應 (Understand Reactions / Preempt Response):** 預測既有業者(Incumbent)可能會如何反擊,並制定應對策略。既有業者的反應往往是可預測的,且可能因其自身商業模式的限制而難以有效模仿。
* **例子 (PillPack):** 傳統藥局雖然也可以提供藥物分裝服務,但它們的主要利潤來源之一是顧客到店後的衝動消費(購買保健品、日用品等)。如果大力推廣藥物直送到家,會影響客流量,與其核心商業模式衝突。 PillPack 預見到這一點,知道傳統藥局難以全力模仿,從而獲得了發展空間。
**核心洞察:** 找到並解決客戶價值鏈中最薄弱的環節,是新創公司從強大既有業者手中奪取客戶的最有效途徑。客戶的不滿通常源於三大成本:金錢成本高、時間成本高、精力(或麻煩)成本高。當這些成本上升時,就為解耦創造了機會。
**第四章:AI 領域的解耦 (Decoupling in AI Field)**
Teixeira 教授認為解耦的框架同樣適用於當前火熱的 AI 領域:
1. **AI 是通用目的技術 (General-Purpose Tool):** 像電力、電腦、網路一樣,AI 可以應用於各行各業的許多環節。
2. **策略性應用是關鍵:** 不能為了用 AI 而用 AI 。必須將 AI 應用到能夠真正解決 CVC 薄弱環節的地方,即那些客戶因成本高(金錢、時間、精力)而不滿的活動。
3. **聚焦價值創造:** 利用 AI 大幅降低客戶在 CVC 中某個或某些環節的成本,從而為客戶創造顯著價值,這才是 AI 驅動的成功解耦的關鍵。如果只是將 AI 應用在客戶本來就滿意或者無關痛癢的環節,那麼效果將十分有限。
**結論與建議**
Thales Teixeira 教授總結道,解耦客戶價值鏈是一個強大的框架,可以幫助理解和設計數位顛覆。對於想要創業或在既有企業中推動創新的人來說,他的建議是:
* **深入學習:** 真正理解 CVC 和解耦的三種類型及五個步驟。
* **從熟悉領域入手:** 將這個框架應用到自己非常了解的行業進行分析。
* **先模仿再創新:** 在嘗試開創全新模式之前,先用解耦的框架去分析和「重現」已有的成功案例(如 Uber 、 Netflix 、 PillPack 等),加深理解。
* **尋找薄弱環節:** 持續關注市場,識別那些客戶因高成本(金錢、時間、精力)而感到不滿的 CVC 環節,這些就是潛在的解耦機會點。
總之,Teixeira 教授強調,透過結構化的方法分析客戶價值鏈並進行策略性解耦,新創公司和創新者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切入市場,有效吸引客戶,並建立可持續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