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ing Life Before Kids

這段音頻資料,標題為「成為父母後懷念過去的生活 (Missing Life Before Kids)」,主要探討了許多父母在迎接新生命後,常見的一種複雜情感:既享受為人父母帶來的喜悅與意義,同時也深刻懷念並感受到過去獨立、自由、擁有個人時間與空間的生活。這集播客由臨床心理學家 Becky 博士主持,透過三位聽眾 Maura 、 Beth 和 Renee 的來電分享,深入剖析了這種感受的普遍性,並提供了解除羞恥感、接納現實以及尋回自我平衡的實用策略。

核心論點一:成為父母後懷念過去的生活是一種普遍且正常的情感,不代表你不愛孩子或不是好父母。

這是整個播客的基礎論點。 Dr. Becky 一開始就強調,許多父母在成為父母後,都會感受到自己與過去的生活和自我疏遠。這種懷念並非出於對孩子的厭倦或後悔,而是一種對個人身份、社交連結、自由支配時間和精力等方面的失落感。播客透過 Maura 分享她對過去能夠專注於人際連結、準時和周到的懷念,以及 Beth 訴說她因育兒作息與無子女朋友社交圈脫節的孤立感,具體呈現了這種失落的多樣性。 Renee 的來電更是直接點出「兩種真相同時存在」:她深愛孩子和家庭,但也懷念失去的獨立與自由。 Dr. Becky 強調,這種感受是非常普遍的,感受到失落是人之常情,重點是理解這種感受不等於「壞父母」。社會上往往對父母有著「應該完全投入、不應有個人怨言或懷念」的無形壓力,這會讓感到失落的父母產生羞恥感和內疚感。播客的核心訊息之一便是為這種情感「去污名化」(deshame),告訴父母們,擁有這種感受是正常的,而且這並不損害他們作為父母的價值或對孩子的愛。理解並接受這種「既擁有又失落」的複雜性,是處理這種情感的第一步。

核心論點二:「看到父母角色下的那個人」(Seeing the person under the parenting) 是找回平衡的關鍵。

Dr. Becky 提出了一個核心原則:「Good Inside」的概念不僅是關於育兒本身,更重要的是看到並重視「父母角色下的那個人」。她認為,要成為你希望成為的父母,首先必須連結到你希望成為的那個「人」。成為父母是一個重要的角色,但它只是你身份的一部分,而非全部。許多父母在全心投入育兒後,會「忘記」或「失去連結」到那些在成為父母之前對自己很重要的部分——興趣、愛好、社交、獨立性、甚至僅僅是能喝一杯熱咖啡的閒暇。播客強調,這些「非父母」的部分依然重要,而且是維持個人完整性、感受充實感以及在育兒困難時刻保持穩定的基礎。忽略或壓抑這些部分,反而可能導致父母枯竭、失落感加劇。因此,積極地重新認識和連結這些部分的自我,是至關重要的。

核心論點三:處理這些失落與懷念情感需要具體的工具和策略,而非僅僅是承受。

播客不僅僅停留在情感的識別和去污名化,更提供了具體的心理工具來幫助父母處理這些複雜情感。
1. 「兩種真相同時存在」(Two Things Are True): Dr. Becky 多次使用這個句型來幫助父母接納看似矛盾的現實。例如,「我深愛我的孩子和家庭, 而且 我也懷念過去的自由和獨立」;「我是一個好人, 而且 我也會忘記朋友的生日」。這種思考方式有助於避免非黑即白的判斷,允許複雜情感並存,從而減輕內疚感和自我否定。它讓人們看到事物的多面性,使得原本看似不可能調和的狀況變得「只是困難」。
2. 「承認、驗證、允許」(Acknowledge, Validate, Permit – AVP): 這是一個處理困難情感的實用步驟。首先,「承認」(Acknowledge) 是指注意到自己正在經歷某種感受或想法(例如:我注意到我正在懷念過去的社交生活,或者我注意到我正在為忘記朋友生日感到內疚)。其次,「驗證」(Validate) 是指告訴自己,這種感受或想法的出現是「有道理的」,是有其原因的(例如:我懷念社交生活是因為社交對我來說很重要,而且我現在的生活確實與朋友不同了,所以感到失落很正常)。最後,「允許」(Permit) 是給予自己全然的許可去感受這種情感,不去抗拒或評判(例如:我完全允許自己感到悲傷或內疚)。 AVP 幫助父母溫柔地對待自己的內在感受,而不是試圖壓抑或逃避它們, Dr. Becky 形容這就像是給予你的感覺一個擁抱,能讓它稍微平靜下來。
3. 探索「點燃你內心熱情的事物」(What lights you up inside) 或「獨角獸空間」(Unicorn Space): 播客特別強調為自己留出時間和精力去做那些真正能讓你感到活力充沛、有目的感或純粹快樂的事情。這不是奢侈品,而是維持心理健康和能量的必需品,尤其對於需要不斷為他人付出的父母而言。這可能是一些過去的愛好(如 Renee 的珠寶製作、繪畫、徒步)或任何能讓你感到「這像是我自己!」的活動。找到這個空間可能需要時間探索,也需要練習「與內疚感為友」,因為離開孩子或將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往往伴隨著內疚。播客鼓勵父母將這視為「優先事項」,並可能需要與伴侶溝通協調來實現。

核心論點四:理解過去如何影響現在,有助於更好地活在當下。

對於 Renee 提出的「是否應該只專注現在和未來,忘記過去?」的問題,Dr. Becky 給出了否定的回答。她認為,過去並非遙遠的歷史,而是活生生地體現在我們的當下反應、觸發點、焦慮和夢想中。例如,我們在孩子發脾氣時的反應,可能就反映了我們童年的經歷。理解過去的自己(包括成為父母前的自己)以及這些經歷如何塑造了現在的我們,有助於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更好地處理當下的挑戰。換句話說,不是「沉湎過去」,而是「理解過去如何在你現在的生活中顯現」,這反而能讓你不再被過去無意識地牽動,從而更自由、更真實地活在當下。

總結而言, 這集播客的主要論點是:父母懷念過去的生活是正常且普遍的,這是一種複雜的失落感與收穫感並存的體驗。關鍵在於承認並去污名化這種情感,看到父母角色背後那個完整的「人」。透過「兩種真相同時存在」和「承認、驗證、允許」等工具來溫柔地處理這些情感,並將重新連結「點燃內心熱情的事物」視為個人健康的優先事項。同時,理解過去的自我對當下的影響,也有助於更好地整合個人身份,最終目標是幫助父母在享受親職角色的同時,也能保有自我,活得更充實、更有韌性。整個播客貫穿著「你內心依然是好的」(You remain good inside) 的暖心信息,鼓勵父母在掙扎和困難時刻,也不要忘記自己的價值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