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什麼是國富或國家資本?它如何構成?
國富或國家資本是指在特定時間點,一個國家居民和政府所擁有的全部資產的總市值,前提是這些資產可以在市場上交易。它由非金融資產(土地、住宅、商業庫存、其他建築物、機械、基礎設施、專利和其他直接擁有的專業資產)和金融資產(銀行帳戶、共同基金、債券、股票、各種金融投資、保險單、養老基金等)的總和減去金融負債總額(債務)構成。國富可以分為國內資本和國外淨資本,國內資本是指位於該國境內的資本存量價值,而國外淨資本衡量該國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的資產負債狀況。
什麼是私人資本和公共資本?它們在國家財富中扮演什麼角色?
私人資本是指私人個人擁有的資產和負債。公共資本是指政府和其他政府實體(如城鎮、社會保險機構等)持有的資產和負債。國家財富是這兩者的總和。在已開發國家,私人資本和公共資本目前各占資本存量的大約一半。公共資本包括政府擁有的各種資產,如基礎設施、公共建築等,但也包括其負債,如公共債務。私人資本則包括個人擁有的房地產、金融資產、商業資產等。這兩者之間的界線並非固定不變,會隨著時間和地點而演變。
作者如何定義和衡量資本回報率(r)和國民收入增長率(g)?為什麼比較這兩者很重要?
資本回報率(r)是指資本所產生的收益相對於資本價值的比率,例如租金相對於房地產價格的比率,或股息和資本收益相對於股票價值的比率。國民收入增長率(g)是指一個國家一年內國民收入的增長百分比,這包括了人口增長和人均產出增長的總和。作者認為比較 r 和 g 至關重要,因為當 r 持續高於 g 時,過去累積的財富將比經濟增長更快地增長,這可能導致財富分配不均加劇,並形成以食利者為主的社會。
什麼是資本/收入比率(β)?它與儲蓄率(s)和增長率(g)之間有什麼關係?
資本/收入比率(β)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國民資本總值與其年度國民收入的比率,通常用來衡量一個經濟體的資本密集程度。作者提出了一個基本規律:在長期,資本/收入比率(β)趨向於等於儲蓄率(s)除以增長率(g),即β = s / g 。這個規律表明,一個國家儲蓄的比例越高,經濟增長的速度越慢,其資本/收入比率就會越高。然而,這個規律只適用於可以累積的資本形式,並且假設資產價格與消費價格的長期演變趨勢一致。
貨幣在 19 世紀的文學經典中扮演了什麼角色?20 世紀貨幣體系的轉變對社會有何影響?
在 19 世紀的文學經典中,貨幣和財富是作家用來經濟地描繪場景、暗示生活方式、引發競爭以及描述文明的重要工具。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貨幣都具有穩定的意義,小說家充分利用了這一點,將其轉化為文學主題。然而,20 世紀的貨幣體系失去了這種穩定性,經歷了高通膨和劇烈的幣值波動,這使得貨幣作為一種可靠的價值儲存和衡量標準的作用減弱,也影響了人們對財富的理解和社會的穩定。
作者提到資本的「變形」。在英國和法國,主要的資本形式是如何隨著時間演變的?
作者指出,資本的形式會隨著時間和技術的發展而發生「變形」。在 19 世紀的英國和法國,主要的資本形式是土地和政府債券。然而,隨著工業革命和經濟的發展,其他形式的資本變得越來越重要,例如工廠、機器、基礎設施以及後來的金融資產和無形資產(如專利)。這種轉變不僅反映在經濟現實中,也體現在文學作品中,例如巴爾扎克的小說就描繪了像戈里奧老頭這樣通過創業致富然後投資於更安全資產的人物。
作者討論了公共債務的問題。為什麼高額的公共債務會引起關注?它與公共和私人財富之間有什麼關係?
高額的公共債務會引起關注,因為它可能對未來的經濟增長和政府財政造成壓力。政府需要支付債務利息,這可能會排擠其他公共支出的空間。此外,如果債務持續累積而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引發對政府償債能力的擔憂,甚至導致金融危機。公共債務是公共資本的負債部分。當公共債務很高時,國家的淨公共財富可能會接近於零甚至為負。然而,即使淨公共財富很低,如果私人財富很高,整個國家的國民財富仍然可能處於較高的水平。
作者提到了對資本進行累進稅的可能性。這種稅收的目的是什麼?它可能如何影響財富分配和經濟?
對資本進行累進稅的目的是為了應對可能加劇的財富不平等問題。通過對較高的資本持有徵收較高的稅率,政府可以獲得額外的財政收入,用於資助公共服務、減少其他稅收負擔或直接進行財富再分配。累進資本稅的支持者認為,這有助於限制財富的過度集中,促進更公平的社會,並可能減少食利階層對經濟和政治的影響。然而,反對者則擔心這可能會抑制儲蓄和投資,導致資本外流,並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作者認為,累進資本稅提供了一種靈活、一致和可預測的方式來處理不同的財富狀況,同時使巨額財富受到民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