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與債務的長期週期及儲備貨幣興衰

  1. 什麼是長期的貨幣與債務週期?它如何運作?
    長期的貨幣與債務週期是一個大約持續 50 至 75 年的過程,它從低債務和「硬通貨」(例如金銀)開始。接著出現對硬通貨的請求權(即紙幣或票據),然後債務逐漸增加。當債務達到難以維持的程度時,就會爆發債務危機、違約和貨幣貶值。之後,法定貨幣(不由實物資產支撐的貨幣)會出現。最終,由於對法定貨幣失去信心,會出現資金重新流向硬通貨的趨勢。這個週期與國內的財富與權力週期以及國際的財富與權力週期相互影響,共同塑造世界秩序。
  2. 什麼是儲備貨幣?擁有儲備貨幣地位的國家有什麼優勢和風險?
    儲備貨幣是一種在全球範圍內被廣泛接受用於交易和儲蓄的貨幣。當一個國家能夠印製世界主要的儲備貨幣時,它就處於非常優越和強大的地位。這使得該國擁有更大的借貸和購買能力,其貨幣也成為全球資本市場和經濟的基石。然而,所有過去的儲備貨幣最終都失去了這個地位,通常對相關國家造成嚴重的後果。這是因為擁有儲備貨幣地位會導致過度借貸,最終可能導致無法償還的巨額債務,迫使中央銀行大量印鈔,從而貶值貨幣,使得人們不再願意持有該貨幣作為財富儲存工具。
  3. 歷史上主要的儲備貨幣有哪些?它們是如何興起和衰落的?
    歷史上主要的儲備貨幣包括荷蘭盾、英鎊和美元。荷蘭在 17 世紀的黃金時代憑藉其強大的貿易、金融創新(如股票交易所)和軍事力量,使其荷蘭盾成為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儲備貨幣。隨著英國在經濟和軍事上的崛起,尤其是在擊敗荷蘭之後,英鎊在 19 世紀成為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憑藉其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以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使得美元成為當今主要的儲備貨幣。這些貨幣的興起都與其國家在全球貿易、金融和軍事力量的優勢密切相關。它們的衰落通常與債務累積、國內衝突、軍事失利以及新興強權的挑戰有關。
  4. 貨幣貶值的主要原因和方式是什麼?貨幣貶值對經濟和投資者有什麼影響?
    貨幣貶值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或中央銀行為了減輕債務負擔、應對經濟困境或資助戰爭而印製過多貨幣。當債務(即對貨幣的請求權)的增長速度超過貨幣的供應量時,人們對貨幣的價值產生懷疑,導致持有者尋求將其兌換成其他資產或貨幣。中央銀行可能會通過直接印鈔購買債務來抑制利率上升,但這會進一步降低貨幣的價值。貨幣貶值會降低貨幣的購買力,傷害持有該貨幣和以該貨幣計價的債務資產的人。然而,如果貶值能夠促進資金流向生產和企業利潤,則可能導致實際股票價格上漲。惡性貶值則可能破壞信貸和資本分配系統,最終需要進行貨幣體系的重組。
  5. 文中提到的「硬通貨」、「紙幣請求權」和「法定貨幣」有什麼區別?歷史上貨幣體系是如何在這三者之間轉換的?
    「硬通貨」指的是具有內在價值的貨幣,如金、銀等金屬貨幣,其供應量受限於實物產量的增加。「紙幣請求權」是指以紙張形式存在的、可以兌換成硬通貨的票據或憑證,這種體系下貨幣和信用的創造更為容易,但可能出現對硬通貨的請求權過度擴張導致的銀行擠兌和貶值。「法定貨幣」是指不由任何實物資產支撐、由政府法令規定為合法支付手段的貨幣,政府可以更自由地創造貨幣和信用,但其價值依賴於人們對其的信心。歷史上,當國家需要更多貨幣和信用來應對債務、戰爭或其他問題時,往往會從硬通貨體系轉向紙幣請求權體系,再到法定貨幣體系,以獲得更大的貨幣政策靈活性。然而,過度印鈔可能導致貨幣貶值,最終促使人們重新尋求更可靠的價值儲存方式,甚至可能回到更具約束力的貨幣體系。
  6. 荷蘭和英國這兩個昔日帝國及其貨幣的衰落,對當今世界有什麼啟示?
    荷蘭盾和英鎊作為儲備貨幣的衰落都與其帝國的衰落相伴隨。荷蘭由於過度擴張、內部紛爭、軍事投資不足以及與新興強權英國的戰爭失敗,導致其經濟和金融實力下降,阿姆斯特丹銀行的危機加速了荷蘭盾的崩潰。英國在經歷了長期的全球霸權後,也面臨著競爭力下降、過度借貸以及兩次世界大戰的衝擊,這導致英鎊的地位逐漸被美元取代。這些歷史案例表明,一個國家的經濟和金融實力,包括其貨幣的地位,與其整體競爭力、財政狀況、國內穩定以及在全球地緣政治中的地位密切相關。過度的債務、內部的分裂和外部的挑戰都可能導致昔日強權的衰落和其貨幣地位的喪失。
  7. 根據作者的觀點,當前的美國在長期的債務週期和帝國週期中處於什麼階段?中國的崛起又意味著什麼?
    根據作者的分析,當前的美國可能處於長期債務週期的後期階段,表現為高債務水平、低利率甚至負利率、以及中央銀行刺激經濟的能力減弱。同時,美國的國內財富和收入差距擴大,政治分歧加劇,其在全球的力量也相對於歷史高點有所下降。中國則正在經歷一個快速崛起的階段,其經濟、技術和軍事實力不斷增強,並開始挑戰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作者認為,這可能導致國際秩序的重塑,以及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地位的潛在挑戰。
  8. 面對可能出現的貨幣體系變革和地緣政治風險,普通投資者應該如何應對?
    儘管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但從歷史經驗來看,當貨幣價值可能受到威脅時,投資者可能會考慮分散資產配置,包括持有硬資產(如黃金)、某些類型的股票以及考慮在不同國家配置資產。關注中央銀行的政策動向、貨幣貶值的跡象以及地緣政治的發展,有助於理解潛在的風險和機會。此外,理解長期的經濟週期和帝國興衰的規律,可以幫助投資者更理性地看待市場的波動,並做出更長期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