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白痴包圍》(Surrounded by Idiots)由瑞典行為學專家托馬斯·埃里克森(Thomas Erikson)撰寫,其核心論點在於,我們在生活中或職場上遇到的那些讓我們覺得「簡直是白痴」、「難以溝通」的人,實際上並非智商有問題,而是他們的行為模式和溝通風格與我們截然不同。作者認為,透過理解這些差異,並學會辨識和適應不同的行為類型,我們就能大幅改善人際關係、提升溝通效率,並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和誤解。
本書主要基於 DISA(或更廣為人知的 DISC)行為模型,將人的主要行為模式分為四種類型,並分別賦予其一種顏色以方便記憶和理解:紅色(支配型)、黃色(影響型)、綠色(穩定型)和藍色(分析型/謹慎型)。以下將詳細闡釋書中的主要論點:
一、核心前提:沒有人是真正的「白痴」,差異源於行為風格
作者開篇便以自身經歷以及一位認為自己「被白痴包圍」的企業家斯圖爾(Sture)為例,引出一個常見的困境:當我們無法理解他人行為或溝通方式時,很容易將對方歸為「白痴」。然而,斯圖爾的問題在於他總是拿自己作為標準去衡量他人,任何與他想法或做法不同的人,在他看來都是有問題的。作者由此點出,所謂的「白痴」往往只是與我們行為模式、價值觀或溝通偏好不同的人。理解這一點是改善人際互動的基石。
二、 DISA/DISC 行為模型:理解人際差異的框架
本書的核心工具是 DISA 模型,它將人的行為主要分為四種類型,並用顏色標識:
- 紅色性格(支配型 – Dominance):行動者與領導者
- 特徵:紅色性格的人通常目標導向、果斷、有雄心、精力充沛、喜歡掌控、追求效率和結果。他們是天生的領導者,喜歡挑戰,行動迅速,不怕競爭和衝突,甚至享受競爭。他們通常非常直接,說話坦率,不喜歡拐彎抹角。
- 優點:辦事效率高,能迅速做出決策並推動事務發展,勇於承擔責任,是優秀的問題解決者和開拓者。
- 缺點(或他人眼中的負面印象):可能顯得霸道、缺乏耐心、控制欲強、不善傾聽、容易發怒、不夠體恤他人感受,甚至有些專斷。他們對細節可能不夠重視,因為他們更關注大方向和結果。
- 溝通要點:與紅色性格者溝通時,應直接了當、簡明扼要、聚焦於結果和效率。避免過多閒聊和不必要的細節,展現你的能力和決心,不要害怕表達不同意見(但要準備好據理力爭)。
- 黃色性格(影響型 – Inducement/Inspiration):社交者與激勵者
- 特徵:黃色性格的人樂觀開朗、熱情洋溢、富有創意、善於社交和說服。他們是人群中的焦點,喜歡交談,享受樂趣,充滿活力。他們通常很有魅力,能鼓舞人心,重視人際關係。
- 優點:極具感染力,能營造積極氛圍,善於建立人脈,點子多,是優秀的推動者和啦啦隊長。
- 缺點(或他人眼中的負面印象):可能顯得話多、不善傾聽、注意力不集中、組織性差、容易分心、承諾過多但難以兌現,有時顯得膚淺或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可能不太注重細節和後續追蹤。
- 溝通要點:與黃色性格者溝通時,應保持友好熱情的態度,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注和讚美。鼓勵他們的創意,用生動有趣的方式交流,避免過於嚴肅和充滿負面信息。要有耐心,並幫助他們聚焦和落實。
- 綠色性格(穩定型 – Submission/Stability):支持者與和平者
- 特徵:綠色性格的人友善隨和、耐心體貼、善於傾聽、重視和諧與穩定。他們是優秀的團隊合作者,不喜歡衝突和改變,追求安全感和可預測性。他們通常比較被動,但非常可靠和忠誠。
- 優點:是最好的傾聽者和支持者,能提供穩定的情感支持,關心他人,做事可靠,能維持團隊和諧。
- 缺點(或他人眼中的負面印象):可能顯得過於被動、缺乏主見、猶豫不決、害怕改變、逃避衝突,有時會壓抑自己的需求,導致他人難以了解其真實想法。在壓力下可能變得固執。
- 溝通要點:與綠色性格者溝通時,應溫和友善、給予足夠的安全感和時間。解釋清楚變革的必要性,並分步驟引導。重視他們的感受,鼓勵他們表達,避免突然的變動和高壓的環境。
- 藍色性格(分析型/謹慎型 – Analytic ability/Compliance):思考者與完美主義者
- 特徵:藍色性格的人注重邏輯、條理清晰、追求準確和高品質。他們謹慎細緻、有條不紊、喜歡分析和研究。他們通常比較內向,注重事實和數據,遵守規則和程序。
- 優點:做事嚴謹、注重品質、分析能力強、善於規劃和解決複雜問題,能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
- 缺點(或他人眼中的負面印象):可能顯得過於挑剔、悲觀、猶豫不決(因追求完美信息)、不善交際、情感疏離,有時會陷入細節而忽視大局。他們可能對他人要求過高。
- 溝通要點:與藍色性格者溝通時,應提供充足的事實、數據和詳細信息。邏輯清晰,準備充分。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思考和分析,避免過於感性或空泛的表達。尊重他們的專業和對質量的要求。
三、行為的根源與表象
書中探討了行為模式的形成,認為它受到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影響。
- 核心價值觀(Core Values):深植於性格中,難以改變,通常形成於早期。
- 態度與方法(Attitudes and Approaches):基於後天經驗形成,相對容易調整。
- 核心行為(Core Behavior):在完全自由、無外在影響下的真實自我。
- 調節行為(Moderated Behavior):我們在特定情境下,為了適應環境而戴上的「面具」。 公式:行為 = f (個性 x 環境因素) (Behavior = f (Personality × Surrounding factors)) 我們觀察到的是他人的調節行為,而理解其個性(核心行為)需要更深入的洞察。
四、溝通的基本原則
- 溝通發生在傾聽者一方(Communication Happens on the Listener’s Terms):你傳達的信息會被對方根據其自身的參考框架、偏見和預設觀念進行過濾和解讀。因此,有效的溝通者需要具備靈活性,根據對方的行為風格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
- 沒有完美的系統(No System Is Perfect):DISA 模型是一個有用的工具,但它不能涵蓋人際溝通的所有複雜性。它提供了一個基礎框架,幫助我們避免一些明顯的溝通失誤。
- 正常行為的多樣性(Every Kind of Behavior Is Normal, in Theory):書中強調,沒有哪種行為模式本身是絕對正確或錯誤的,它們只是不同。每種行為模式都有其可預測性、模式性、可變性、可觀察性和獨特性。
五、認識並利用行為模式的優缺點
每種顏色性格都有其固有的優點,但在特定情境下或被過度使用時,這些優點也可能轉化為缺點。
- 例如,紅色的果斷可能變成專斷,黃色的熱情可能變成話嘮,綠色的隨和可能變成消極,藍色的嚴謹可能變成吹毛求疵。
- 理解這些優缺點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和他人,揚長避短。書中詳細描述了他人通常如何看待每種顏色性格的負面特質,這對該顏色性格的人來說可能是全新的視角。
六、適應與引導:與不同性格的人有效互動
這是本書的實用核心。作者針對每種顏色性格,提出了具體的適應策略和引導方法:
- 如何與紅色性格者相處:
- 對方期望:快速、直接、結果導向、別浪費時間。
- 你的策略:加快節奏,直奔主題,準備好接受挑戰,展現你的能力和自信,不要害怕衝突(但要站得住腳)。
- 如何幫助他們:提醒他們關注細節的益處,指出過於倉促可能導致的風險,鼓勵他們適度放慢腳步以團結團隊。
- 如何與黃色性格者相處:
- 對方期望:有趣、積極、被關注、被喜歡。
- 你的策略: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多微笑,給予讚美和認可,對他們的想法表示興趣,允許他們暢所欲言。
- 如何幫助他們:幫助他們聚焦,將創意落實到行動,提醒他們守時和完成任務的重要性,鼓勵他們傾聽他人。
- 如何與綠色性格者相處:
- 對方期望:安全感、穩定、和諧、明確的指引。
- 你的策略:態度溫和,給予支持和理解,避免突然的改變和衝突,清晰地解釋計劃和預期。
- 如何幫助他們:鼓勵他們嘗試新事物(小步快跑),幫助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和需求,在需要時提供明確的領導和方向。
- 如何與藍色性格者相處:
- 對方期望:精確、有條理、基於事實、高質量。
- 你的策略:準備充分,提供詳細的數據和事實依據,邏輯清晰,尊重他們的專業性和對細節的關注。
- 如何幫助他們:在必要時鼓勵他們做出決策(即使信息不完美),提醒他們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幫助他們看到大局而非僅僅是細節。
七、給予回饋的藝術
針對不同性格的人,給予回饋(尤其是負面回饋)的方式也需要調整:
- 給紅色:直接、基於事實,準備好應對他們的強烈反應,不要退縮。
- 給黃色:私下進行,先肯定再批評,語氣友好,具體事例,重複確認他們理解,準備好應對他們的情緒化反應。
- 給綠色:私下進行,極其溫和,強調行為對你或團隊的影響,表明你依然喜歡他們,確認他們理解,避免他們過度自責。
- 給藍色:準備極其充分的書面材料和數據,客觀陳述,避免感性評價,準備好回答大量細節問題。
八、其他相關洞見
- 肢體語言:不同顏色性格的人有其典型的肢體語言模式(如紅色通常姿態強勢,黃色則開放愛接觸,綠色較放鬆,藍色則拘謹)。
- 壓力因素與能量盜賊: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壓力源,在壓力下的反應也各不相同(例如紅色會更具攻擊性,黃色會更浮躁,綠色會更退縮,藍色會更悲觀挑剔)。理解這些有助於更好地管理自己和團隊的壓力。
- 團隊動力:最理想的團隊是由各種顏色性格的人組成的,這樣可以互補優勢。書中探討了不同顏色組合(自然組合、互補組合、挑戰性組合)的互動模式。
- 書面溝通:通過分析他人的書面溝通風格(如郵件),也可以判斷其可能的性格類型。
結論
《被白痴包圍》的核心論點是,人際間的「白痴感」源於行為風格的差異而非智力。透過學習和應用 DISA/DISC 模型,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學會用對方能夠接受和理解的方式進行溝通和互動。這不僅能減少誤解和衝突,更能建立更和諧、高效的人際關係,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個人生活中。最終,作者希望讀者能夠意識到,真正的解決方案在於自我覺察、靈活適應以及尊重個體差異,而非簡單地將與自己不同的人斥為「白痴」。這是一本旨在提升情商和溝通能力的實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