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itioning: The Battle for Your Mind

定位是什麼?

定位是一種溝通策略,其核心並非改變產品本身,而是改變目標受眾的心智認知,讓你的產品、服務、品牌或甚至是你自己在潛在客戶或受眾的心中佔據一個獨特的、有價值的地位。在這個資訊過載的時代,人們會主動過濾和拒絕大部分的訊息,因此,成功的定位必須簡潔有力,能夠穿透噪音,與受眾既有的認知或經驗相契合。它強調的是從接收者的角度出發,了解他們的心中所想,並將你的訊息與之連結,而不是強行灌輸新的觀念。

為何在過度溝通的社會中「定位」如此重要?

在當今社會,資訊爆炸,廣告充斥,人們每天接收到大量的訊息,心理上已經形成了一種過濾機制,會自動忽略大部分的溝通內容。因此,傳統的、試圖以大量資訊或創意來打動消費者的做法往往效果不彰。「定位」的重要性在於它提供了一種簡潔、有針對性的溝通方法,幫助你的產品或品牌在消費者混亂的心智中建立清晰的形象,使其能夠被記住並在相關需求出現時被優先考慮。它是一種在溝通叢林中求生的策略,強調聚焦和差異化。

如何開始進行「定位」?

開始「定位」的第一步並非從產品或自身出發,而是要從目標消費者或訊息接收者的心智著手。你需要了解他們如何看待你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類別,以及他們心中已有哪些既有的品牌或概念。然後,尋找在這些既有認知中存在的空隙或機會,讓你的產品或品牌能夠在其中找到一個獨特的、差異化的位置。這可能涉及到與現有的領導者對抗,或者創造一個全新的產品類別或概念。關鍵是要簡化你的訊息,使其能夠容易地被消費者理解和記住。

什麼是「產品的階梯」?在定位策略中如何運用?

「產品的階梯」是指消費者在心中將同一類別的產品和品牌按照等級或順序排列的概念。每個階梯代表一個產品類別,每一階則是一個品牌名稱。大多數梯子只能容納有限的品牌(通常七個就很多了)。在定位策略中,理解產品的階梯至關重要。新的品牌想要進入市場,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試圖將已在階梯上的品牌擠下去(成功率極低),二是努力擠上現有的階梯。更有效的方法往往是為你的產品或服務創造一個全新的階梯,特別是當你的產品不屬於現有的任何類別時。在這種情況下,告訴消費者你的新產品「不是什麼」往往比告訴他們「是什麼」更有效,因為這有助於將新概念與他們已知的舊概念聯繫起來。

什麼是對抗性定位?其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對抗性定位是一種直接挑戰市場領導者或既有強勢品牌的定位策略。其核心並非宣揚自身優於對手,而是承認對手的領先地位,並以此為基礎建立自己的獨特賣點。成功的關鍵在於:首先,要清晰地認識到市場的領導者是誰,並接受這個事實;其次,要找到領導者的弱點或消費者未被滿足的需求,並將自己的品牌定位為能夠更好地滿足這些需求的選擇。一個著名的例子是艾維斯租車公司,他們承認自己是行業第二,但強調因此會更加努力地服務客戶。這種坦誠的態度反而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同和市場份額。

為產品或品牌命名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在定位的紀元,為產品或品牌命名是最重要的行銷決策之一。一個好的名字應該能夠成為將產品「掛」在消費者心智中產品階梯上的「掛鉤」。避免使用不適切或容易引起負面聯想的名字。有時,看似簡潔易記的名字(如《時代週刊》)可能不如更具描述性的名字(如《新聞週刊》或《商業週刊》)有效。品牌名稱也可能隨著時間而過時。選擇品牌名稱時,要考慮其聽覺上的特性,因為消費者在閱讀時會在腦中將文字轉換成聲音。對於新產品,通常最好採用新名字,而不是試圖利用現有知名品牌的延伸(除非是同一產品線的延伸)。有時,反其道而行的命名策略也可能出奇制勝(如男性化名字的香水「查理」)。最重要的是,品牌名稱應有助於在消費者心中建立清晰、正面的定位。

為什麼「將產品賣給所有的人」是一個陷阱?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市場中,「將產品賣給所有的人」往往會導致定位模糊,最終難以在任何特定消費者群體中建立強烈的品牌認知。由於市場上的競爭者眾多,產品和品牌也極度豐富,試圖迎合所有人的需求,反而會讓你的產品淹沒在茫茫的選擇之中。成功的定位需要明確的目標受眾和清晰的價值主張,這意味著你必須有所取捨,與某些人建立聯繫,同時可能疏遠或得罪另一些人。只有當你成為市場上的絕對領導者時,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個陷阱,但對於新進入者或非領導品牌而言,聚焦和差異化才是更有效的策略。

要如何在市場中尋找或創造「空缺」?

在高度飽和的市場中,直接與強勢品牌競爭往往難以成功。更有效的策略是尋找市場中的「空缺」,即未被滿足的需求或未被佔據的消費者心智空間,然後將你的產品或品牌定位為填補這個空缺的最佳選擇。尋找空缺需要反向思考的能力,有時甚至需要違背常理。當大家都往一個方向走時,思考是否可以往另一個方向發展。創造空缺則可能涉及到重新定位現有的競爭對手,通過強調他們的某些特徵或不足,為自己的產品創造出差異化的空間。例如,將某種伏特加定位為「真正的俄國伏特加」,藉此暗示其他聲稱與俄國有關的品牌並非如此。此外,價格(高價或低價)也可以成為創造市場空缺的基礎,但前提是你的產品或服務能夠支持這樣的價格定位,並且消費者能夠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