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完全自動化(「自動化懸崖」)的主要障礙是什麼?隨著生成式 AI 和機器人的發展,這些障礙將如何變化? 實現完全自動化的主要障礙包括經濟成本和技術複雜性。完全自動化的前期投入可能非常高昂,尤其是在需要處理各種「邊緣情況」時,最後 10% 的自動化往往需要投入 90% 的努力。此外,某些任務的複雜性超出了現有技術的能力範圍,特別是需要高度的適應性和通用智能的場景。然而,隨著生成式 AI 、大型語言模型和認知架構的興起,技術複雜性這個障礙正在迅速消失。更聰明、更靈活的機器人和電腦代理(agents)將能夠處理過去難以自動化的任務。
「電腦代理」(Computer Using Agents)的概念是什麼?它們相較於傳統的 API 有何優勢?為什麼它們被認為是知識工作自動化的關鍵? 「電腦代理」是指能夠像人類一樣使用電腦介面(鍵盤、螢幕、滑鼠,KVM)的軟體實體。它們可以獨立地與各種應用程式和系統進行互動,執行複雜的任務。相較於需要特定介面(API)才能進行程式間通訊的傳統方式,「電腦代理」的優勢在於其通用性。 KVM 是幾乎所有電腦系統都支援的通用介面,這意味著「電腦代理」不需要針對不同的軟體或平台開發和整合特定的 API,從而極大地簡化了自動化部署的過程。「電腦代理」能夠處理各種基於知識的工作,例如資料輸入、文件處理、客戶服務等,因此被認為是知識工作自動化的關鍵,它們可以像虛擬員工一樣在雲端或本地伺服器上大規模部署。
根據講者的個人觀點和 AI 的保守預測,全面商業化採用電腦代理和人形機器人的時間表是怎樣的?兩者之間存在哪些主要差異? 根據講者的個人樂觀預測,從 2024 年開始,全面商業化採用電腦代理和人形機器人的時間表大約是七年。他預計 2025 年開始初步部署,2026-2027 年將出現大規模採用,到 2033 年,許多辦公室將充滿機器人和電腦代理,知識工作將發生顛覆性變化。 AI 基於歷史證據給出的保守預測則較為緩慢,認為數位知識工作的早期替代將在 2025-2030 年發生,大規模採用要到 2030-2035 年,而醫療、教育等行業的全面自動化可能需要 10-15 年甚至更長。主要差異在於對技術進步速度和企業採用新技術的積極性判斷不同。
政府管理: 在資訊透明和 AI 決策的基礎上,部分政府職能可能被取代。
這將對未來的勞動力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預計大部分當前的經濟活動將不再由人類完成。雖然可能會出現新的工作類型(例如,與 AI 和機器人相關的維護、管理和創造性工作),但傳統的工作崗位將大幅減少,可能需要重新思考經濟模式和社會福利體系,以應對「後勞動經濟」的挑戰。